宜蘭景點|牛頭司 – 耕牛小學堂,牽牛、餵牛、洗牛、犁田,帶孩子來體驗耕牛文化!

S__46866465.jpg

帶孩子來放牛吧!如果你喜歡讓孩子體驗農村文化,千萬不要錯過宜蘭壯圍鄉的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,這裡有全台獨一無二的耕牛體驗,透過與牛親密接觸來認識台灣這片土地和歷史。牧草餵牛、牽牛、幫牛洗澡、犁田體驗、托雪橇、手作牛汶水刨冰、牛柴爆米花 … 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值得造訪。

VIN_1865A1024.jpg

VIN_1887A1024.jpg

位於宜蘭壯圍鄉的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,四周圍都是飼養石斑的魚塭,農舍外牆畫著可愛的牛頭,紅磚牆更用內嵌的方式堆疊出一隻牛的圖案。

VIN_1870A1024.jpg

創辦人自幼愛牛、懂牛

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的創辦人是一對舅甥 ~ 黃和誠和沈國源,黃和誠的父親是牛販,從小跟著父親的他對牛自然也有一份深厚的情感。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演進,牛隻農耕的功能逐漸式微,現在人們對於牛隻農耕的印象多來自書本等資料,鮮少有人親眼見識。

照片中為牛頭司的創辦人之一沈國源。

VIN_2529A1024.jpg

全台懂牛之人屈指可數

不同於許多農場的展示方式,遊客通常只能隔著圍欄看牛,頂多在特定的空間讓人摸摸牛,罔論可以牽牛散步甚至下田。因著某年的宜蘭綠色博覽會,主辦方遍尋不著可以牽牛的人,對牛有一把刷子的黃和誠自然成為眾所推崇的對象。在這因緣際會之下,他與外甥沈國源創立了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,透過實地操作的方式,讓更多人認識牛、親近牛。

VIN_2535.jpg

這裡的場地原是用廢魚塭改建而成,開闢之初還放牛吃草方便整地,四年下來從兩頭牛到目前已有11頭牛(6隻水牛、5隻黃牛)。現在還開闢牧草田,犁田的工作當然就由這些牛哞哞出力囉。

VIN_2429A1024.jpg

創「牛頭司」推廣教育

為何取名牛頭司? 沈國源解釋道,這典故可追溯至近四百年前荷蘭人據台時期。當時台灣農業仍處於純人力的階段產量有限,荷蘭人(東印度公司)見引進獸力可增加農產。雖然當時台灣有原生野黃牛卻難馴化,於是自印度引進黃牛,並開設「牛耕司」作為牛隻的繁衍、訓練的專責機構,自此台灣農民的工作效率大增,才能生養眾多人口。

自己取名「牛頭司」就是希望從他開始,能夠讓更多民眾認識牛。偶而也會應學校之邀進行環境教育,還曾到鄰近的大福國小幫忙犁田翻土。

VIN_1877A1024.jpg

從牛車輪子見歷史變化

因應台灣多河川的環境,最初牛車的輪子,輪幅就像八仙桌一樣大。直到日治時前,日人廣修道路才出現鐵皮包覆的車輪。國民政府遷台之時,許多廢棄軍卡輪胎就成了農民廢物利用的東西,牛頭司現存牛車的輪胎上依稀可見「國軍」二字呢!

VIN_2737.jpg

VIN_2743.jpg

黃牛、水牛差很大

同樣用牛耕作,黃牛跟水牛到底差在哪裡? 除了膚色之外,另外可從牛角大小、皮膚皺褶、牛蹄大小區別。此外水牛與黃牛在生物分類是不同屬,彼此是無法交配的。

水牛: 厚大的牛角厚長在頭部的兩側、皮膚較無皺褶、生性怕熱需水降溫,牛蹄特大,膝關節有力。

VIN_2777A1024.jpg

黃牛:牛角短小,長於頭部的前側,脖子下方有著許多皺褶有助散熱,耳朵小且薄、有肩峰腳徑細。

VIN_2140.jpg

牛頭司遊記分享

我們選在平日造訪牛頭司,就算是只有一組客人老闆還是熱心接待,體驗解說全不馬虎。首先,我們帶恩寶去牛棚餵草。出發之前要換上農夫專用的「兩趾鞋」,瑞貝卡拿錯尺寸所以全程穿得腳疼,切記若有不適立即換鞋否則掃興。

VIN_19371024.jpg

接著再戴上斗笠,wow~~恩寶一秒變身帥氣小農夫,老闆還特地讓他拿起水牛角拍張紀念照。

VIN_1915A1024.jpg

恩寶鼓起勇氣拿起一大坨牛糞拍照,放心都已經乾掉,沒有臭味。

VIN_1974A1024.jpg

一隻牛的食量每天得吃50公斤,約莫是體重的十分之一。老闆準備了牧草塊、一把牧草、香蕉、玉米筍等內容超豐盛,大家沿著廢魚塭的水泥田埂上走去,途中還看見一坨坨的牛大便正在曬太陽,有的還長出香菇來呢。

VIN_2030BW1024.jpg

VIN_2047A1024.jpg

餵牛

來到牛棚,恩寶一開始怯生生地不敢靠近,於是先讓他拿香蕉和牧草餵食,後來膽子變大就換牧草塊,只見長長的牛舌一捲,恩寶就嚇得不敢把手放在牛嘴前。其實餵牛是有技巧的,只要將牧草塊(食物)至於手心,往牛嘴前推去牛哞哞就會伸舌將食物捲進嘴裡。

1024.jpg

VIN_2073A1024.jpg

VIN_2091A1024.jpg

雖說牛是人類的好朋友,但是牛脾氣也是不能輕忽,有一隻已是祖母級的黃牛,見陌生人造訪似乎不太高興,恩寶爸靠太近就被頂了兩下,還好牛兒角下留情,不過牛哞哞真的力氣很大,還是要注意安全。

VIN_21331024.jpg

牽牛

分別餵完黃牛跟水牛之後,老闆將牛棚最小的一頭水牛牽出來,讓恩寶學著牽牛散步。顧及恩寶太小避免發生危險,媽媽決定接過繩子牽牛,豈料變成媽媽被牛拉著散步,恩寶爸見狀立即接手。其實老闆全程都在一旁跟著看顧,若有狀況會立即出手。牛跟人一樣,都是看對方是不是好欺侮。若你牽繩時表現出堅定的態度,牠就會乖乖聽話。

VIN_2206A1024.jpg

VIN_2222A1024.jpg

幫牛刷毛、洗澡

日正當中,小水牛牽到樹下準備沖涼。媽媽幫忙沖水,恩寶則開心地拿起小刷子準備幫牛牛刷背,但切記別沖到牛的眼睛。老闆還跟我們講個小秘密,如果拿水沖牛牛的屁屁,牠會更舒服。心想,該不會是老闆呼嚨我們吧!結果還真的是,親眼看到小牛沖屁屁,舒服到眼睛都瞇了起來,好像用免治馬桶沖水一樣,超有趣的。

VIN_2276A1024.jpg

VIN_2288A1024.jpg

VIN_2342A1024.jpg

犁田體驗

接下來就是犁田體驗了,這次老闆換上最強壯的一隻水牛,幫牠戴上牛軛之後先犁一次田讓我們見識,然後換上媽媽手抓著犁、恩寶在一旁牽繩。

VIN_2498A1024.jpg

水牛力氣果然大,雖然行走緩慢但是步伐大,對於我們這種城市鄉巴佬,根本是被牛拖著走。恩寶可就開心了,甩繩喊走,牛就乖乖向前。突拉牛繩喊停,牛哞哞就這麼乖乖停下來,給恩寶滿滿的成就感。

VIN_2503A1024.jpg

牛柴爆米花&手做牛汶水

另外還有人力雪橇,讓你體驗牛耕的辛苦,不過恩寶似乎沒興趣,急著期待接下來的牛柴爆米花,跟黑糖牛汶水剉冰。

像是澎湖之類少山林的地方,取得柴火不易,農家就會收集牛糞曬乾當作燃料,只是燃燒效率不如柴火,但總比沒有好。眼見乾牛糞為何有掌印?老闆沈國源解釋道,因為牛糞一開始是濕黏的,人們會置於掌心往牆面甩去,等到風乾後牛糞上頭就會留下掌印。

VIN_27051024.jpg

老闆另準備了火柴、廢報紙幫助引火,將牛糞撕成小塊置於灶下,千萬不要把通風孔塞住。生火成功之後,恩寶拿起竹筒吹風助燃,將爆米花放在灶上不一會兒就完成。

VIN_26611024.jpg

1024!!.jpg

緊接著老闆拿出麵粉盆,倒入糯米粉跟適量的水,方法就像製作湯圓攪拌揉捏之後,用拇指在湯圓上按壓,就是為了讓大湯圓容易煮熟。

VIN_25871024.jpg

VIN_26091024.jpg

客語中的牛汶水其實就是指大湯圓,因為農家工作需大量體力消耗,所以大湯圓可以有飽足感,且將大湯圓用手指捏凹,再置於糖水之中,宛如牛兒沾水掀起一圈圈的漣漪,故名牛汶水。剉冰放上大湯圓,再淋下手炒黑糖甜而不膩十分沁涼,其實就是冷熱冰的概念。

VIN_27181024.jpg

VIN_27251024.jpg

VIN_2712A1024.jpg

吃完之後,一夥人稍事休息,老闆還帶著我們逐一介紹牆上懸掛的各式農具的名稱與用途,把農夫耕作從犁田開始,每個步驟都說明一遍。

VIN_2548.jpg

整個體驗行程約2.5至3小時,環節緊湊卻不趕,而且有吃有玩,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學到滿滿的知識。這種從頭到尾都親身體驗的「牛文化」讓人印象深刻,誠如老闆沈國源的初衷,讓民眾認識牛、親近牛,我想他真的做到了。想找地方觀光旅遊,寓教於樂的「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」絕不會讓你失望。

 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延伸閱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